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送法惠企进行时
近日,江阳区法院法官们来到江阳区丹林镇,走进泸州忆家乡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泸法麒麟·送法惠企”活动。
该公司的丹林豆痴酱油传统制作技艺,是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法官们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知识产权领域非遗保护情况,结合企业非遗酿造技术,以及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就如何更好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普法宣讲,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咨询,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创新升级。
01实地调研
在企业代表的带领下,法官们实地调研了“豆痴酱油”的天然晒场。在这里,4000余口晒缸整齐排列,每一颗黄豆都充分吸收阳光的能量,经过四季的洗礼,慢慢发酵成醇厚的酱油,空气里都弥漫着浓浓酱香。
调研过程中,企业代表向法官们介绍了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品市场前景,以及在法律领域存在的疑问和遇到的问题。
02座谈交流
在座谈交流中,法官们结合该企业实际,分析了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并围绕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品牌塑造和长远发展的关键作用。特别针对“豆痴酱油传统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防止他人侵权和模仿,确保豆痴酱油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得以传承。
同时,法官们还向企业代表宣讲了《民法典》《民营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助力提升企业依法管理能力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此次活动也搭建起了法院与企业、知识产权与非遗之间的沟通桥梁,江阳区法院将进一步开展好“泸法麒麟·送法惠企”活动,积极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