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和弦,醉美六月。绿色是生态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达州钢铁这座历史悠久的钢铁企业,承载着地方工业发展的深刻记忆。在时代的浪潮中,企业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传统高耗能产业向绿色、智能、高效转型的华丽蜕变。近年来,达州钢铁通过实施精细管理、融合创新、生态优先三大战略,多维度打造优美环境,交出了一份跨越山水的生态答卷,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颜”。
精细管理——多维度打造优美型环境
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达州钢铁公司党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以党建引领,吹响了向绿色钢铁转型的号角。
“老厂区的梧桐与香樟要迁至新厂区,这本是项耗时费力的工程,同事们自发组成‘护绿小队’,大家挥锹掘土、捆扎枝干、协力装车。粗壮的树干,在同事的托举中轻盈如羽,有序转运至新厂区安了新家。”物流储运中心王春梅说。
员工参与共建,凝聚力量促进转型。前不久,达州钢铁新厂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活动,活动号召员工在“新家园”亲手种植一棵树。树苗由员工自带,品种不限,种植后树苗进行挂牌管理。在这场植树活动中,各单位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对植树区域进行清理和土地翻松,并结合园林技术员讲授的绿植栽植知识,完成了紧张的草籽撒播及树苗栽植工作。
“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是炼铁厂原料车间二大班大班长黄波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公司发起“我种一棵树,根系新家园”活动的通知后,他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全班人员奔赴老厂区选树、挖树,在原料区域栽种苗木近200棵。
达州钢铁新厂区计划绿地面积近130万平方米。现在新厂区的绿意正渐次展开,随着各区域绿植逐步生长成形,郁郁葱葱的钢铁森林将变得更加美丽宜人。
融合创新——6S现场管理出实招
为积极推进新厂区6S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达州钢铁在今年4月份全面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五一假期收假后,公司按照活动要求分小组展开验收,并按照活动评比办法进行考评。
5月14日,达州钢铁在智慧管控大厅会议室召开“环境整治月”检查验收会。公司董事长王洪评价,“‘环境整治月’只是开始,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企业环境好、发展好,员工才能更舒心工作,‘6S’能看出企业的水平,一个干净的环境,企业产品质量也不会差。”
管理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6S管理标准化,提升工作效率。达州钢铁通过对生产现场科学规划,实现工具、设备、材料的精准定位与合理摆放,减少寻找时间和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定期开展清扫与清洁工作,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共同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党建引领促落实,强化执行力。公司党委将6S管理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6S管理专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6S管理的实践中来。自上而下的推动,确保了6S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地。
生态绿——交出满意生态答卷
“生产废水并没有被视为废弃物,而是开启了一段重生之旅。”今年“六五”环境日当天,达州钢铁动力厂制氧车间设备副主任杨军向记者介绍了废水循环利用工艺。
达州钢铁利用智能技术改写生产废水处理的方程式。从生产废水到一级除盐水,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废水预处理环节如同一名“守门员”,毫不留情地拦截住水中的大块杂质与悬浮物,为后续的净化之旅扫清了第一道障碍,让水质初步变得清澈。
超滤系统就是企业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的关键环节,凭借其过滤能力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微小颗粒,为水打造了一道坚固的“防护盾”,让水质更加安全可靠。与此同时,通过废水反渗透系统,将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尽数分离,让废水变成了一级除盐水后,重新回到生产环节,踏上循环回收利用之路。
随着生产废水的深度处理,节约大量的水资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助力达州钢铁在智能制造之路上稳健前行。当传统工业装上“智慧大脑”,曾被视为废弃物的水流,已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鲜活注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通过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达州钢铁的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为吸引投资、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展望未来,达州钢铁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更多元、更高效的绿色转型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达钢的力量。
通讯员: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