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宝山 孙维翠摄(万源市文体旅局提供)
近年来,万源市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精品景区提升工程,精心开辟各类乡村游线路,高效推进万八文旅大道、黑宝山康养大道等建设,累计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以上,最终于2023年9月底成功捧回“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志在千里,胜不妄喜。捧起“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的万源市,将目光投向了更加辽阔的远方——以持续巩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效为新起点、建设“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新目标,乘势而上、拼搏奋进,推动万源文旅康养产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奇迹、再续新辉煌。
奏响文旅市场“春之曲”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伴着和煦的春风,万源市在每一年春天都会迎来油菜花盛花期,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田散布在千山万壑之间,大地满铺金黄,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春天里”。
在万源市罗文镇,近万亩油菜花沿河蜿蜒铺展,倒影将河水也染成了一片金黄。伴随着一只小舟在水中悠悠划过,一幅由山林、河流、油菜花等构成的春日盛景图映入眼帘。散落在油菜花田间的乡村民居,则将这抹乡村美景点缀得更加美丽。
万源的春天,除了有漫山遍野的花海,还有展露新芽的茶园。每年春天,万源市井溪镇猫坪村、固军镇三清庙村等地茶园开采时。采茶工人们腰挂竹篓,穿梭在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茶树间,双手上下飞舞,采摘下一叶叶嫩绿的新芽。
采茶姑娘 伍胡榕摄
三清庙村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每到采茶时节,总能吸引不少前来体验采茶乐趣的游客。在万源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过程中,当地利用这一契机建成产业旅游环线道路2.8公里、绿道3.5公里、观景游览步道5公里、2700余亩富硒茶规范化种植茶园,实施游客中心功能提升、茶文化博展馆打造等建设项目,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研学旅行、学生劳动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万源之美不仅于此,还有“川东峨眉”八台山雄奇险峻,“十里画廊”龙潭河碧波荡漾,“养生天堂”黑宝山松涛滚浪,以及北宋“摩岩石刻”、唐代“荔枝古道”古风盎然,更有“川东第一声惊雷”固军坝起义、“挽救川陕苏区”的万源保卫战等旧址闪耀光辉。
坐拥如此丰富的文旅资源,为万源市发展康养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随着龙潭河景区的改造升级、八台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万源市黑宝山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的谋划实施,万源市康养旅游业发展正不断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万源文旅何以脱颖而出
八台山
自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以来,万源市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紧盯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心任务,坚持把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作为引领万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以创促建、以创塑核”理念,举全市之力首位发展康养文旅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旅游、强化服务监管,文旅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万源集中全市力量重点打造了龙潭河二期、黑宝山森林康养度假区等一大批重点文旅项目,同时完善提升八台山、红军公园等重点景区的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旅居环境持续提升。立足旅游发展新趋势,万源市构建了多元文旅新业态,文旅产业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2023年,万源市还聚焦宣传聚势,高质量举办了茶文化节、漂流节等节会活动,编排上映了“秘境龙潭”“石生灵”大型实景演艺秀,并广泛邀请主流媒体、网红达人走进万源为文化旅游宣传造势,持续提升“文旅万源”IP影响力。
万源市能在众多强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除了依靠丰富的文旅资源,还作出了哪些努力?
龙潭河
同时,发挥文旅融合的拉动、渗透、催化功能,深化文旅与农业、工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落地发展。推出“务农体验游”等5条精品线路,打造“三线”建设文创产业园,冻干闪萃茶粉等创新产品进驻西湖国宾馆、入驻成都大运会,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旅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仅靠景区作为还不够,更需要全域振兴。万源市在玉带乡太平坎村、河口镇三官场村等7个古村落实施提标建设,进一步完善“繁花东梨”“瓦村茶语”等8个乡村网红打卡地,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示范镇(村)17个,推动农房变民宿、田园变公园、乡村变景区。
多元业态带动文旅“火”起来
“忙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厨房根本闲不下来,大巴山老腊肉、尖椒岩豆、旧院黑鸡等特色菜品非常受游客欢迎。”今年以来,八台山脚的茶文化小镇、采摘园、农家乐等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除了门票、餐饮、住宿等传统旅游消费业态,近年来,采摘游也格外火热。距八台山景区约10分钟车程的白沙镇青龙嘴村,当地草莓基地每年一到采摘期,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草莓。
乡村游(白沙镇青龙嘴村)
茶山游也是万源市文旅产业的招牌之一,万源市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过程中围绕茶园大做文章,相继开发了采茶体验游、学生研学游等新业态。每逢采茶时节,前来观光的学生、游客在体验采茶的同时,还可系统学习茶史、茶经、茶艺、茶礼等传统文化,既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又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要想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文旅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激发消费业态创新活力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托川渝陕地理优势、大秦巴生态资源禀赋,万源市坚持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打造硒部茶园走廊、大巴山茶文化原乡,推出“富硒八大碗”,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坚持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建成中国西部石材城、大巴山富硒产业园等多个可游、可赏、可感知的工业旅游地;坚持文化围绕旅游铸灵魂,深耕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用活“薅草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乡村振兴。
鱼泉山——万源旅游局官微摄影
业态更新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客流,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每年采茶的时候,我这里都住满了远道而来的游客。”借助村里旅游产业发展的东风,三清庙村村民李小雨将自家的两个房间改造成充满农家风情的民宿,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人。
“来我们这里的游客多了,环境卫生要求也高了。我负责打扫村里的卫生,一年下来能收入几千元。”在茶产业的带动下,三清庙村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左右,村民游有恒就是其中之一。
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过程中,万源市坚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把实实在在提高群众收入放在重要位置,让乡亲们的日子更有盼头。
文旅引领百业“上春山”
农家乐吃黑鸡,景区内抓黑鸡,临走前带一盒黑鸡蛋……这样的场景是万源文旅的一角,却生动展现了“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万源旅游知名度不断打响,“游八台、品黑鸡”的联动趋势愈发明显,景区周边的餐馆、农家乐更是把黑鸡当成了招牌菜,因为慕名而来的客人太多,卖断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除了黑鸡,万源的珍珠花菜、土豆、腊肉等100余种富硒特色产品也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万源是“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含硒地域广阔,自然品质优良,当地突出“生态、富硒、有机”资源特色,精心建设中国富硒美食城、夜宵城等特色商业街区,为特色农产品插上了文旅之翼,实现特色农产品全链条提质。
“中国硒部茶园走廊” 马发海摄
此外,正在建设中的万源市黑宝山森林康养度假区,通过充分引进康养新理念,结合全龄·全时·全系的康养配套、共享·共创·共建的社区营造以及一站式管家服务的度假服务理念,将打造以康养服务为核心的健康小镇。
康养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成长性强,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已成为新阶段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黑宝山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1780米,森林覆盖率99.09%,年平均气温11.8℃—15.1℃,年无霜期为240天,是天然的生态康养度假地,具有建设度假区的优良条件。
黑宝山度假区建成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增加养老产品供给,进一步缓解养老行业供需矛盾,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推动旅游、养老、医疗、疗养等行业协同发展,实现康养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布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
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不仅为万源市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还将有力推动万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现代化万源经济社会加速快跑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