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川区把乌梅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不断加大乌梅产业开发力度,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走出了一条农业兴、农村美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
又是一年乌梅季,连日来,达川区百节镇千余亩乌梅陆续进入盛果期,一颗颗鲜嫩饱满的乌梅挂满枝头,农户们纷纷忙着采摘乌梅。
达川区百节镇乌梅山村村民 杨亮:我种了11亩乌梅,开始采摘有三四天了,每天每人可以采200多斤,现在都是村上统一收购,收入还可以。
乌梅遍布达川区,主要集中在百节、景市、罐子3个乡镇,年产乌梅约3.5万吨。为延长乌梅产业链,达川区积极引进乌梅加工企业。在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一家集烘干、加工、包装、储藏于一体的工厂在今年年初建成并投用。
达州聚弘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许公飞:我们厂主要采用蒸汽热风烘干,每天可烘干乌梅50吨,烘干后即可入药,烘干后成品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同时也跟食品厂,中药厂有合作。
据了解,乌梅干果价格约是鲜果的2到3倍。目前,该厂主要通过收购乌梅鲜果进行烘干加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
达州聚弘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龚小丽:我们从五月份才开始做的乌梅电商销售,目前这个乌梅干网络销售情况比较可以,日销量大概在300单左右。后期日销量可能会更大一些,因为天气越来越热,酸梅汤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概一天在2000斤左右。
通过几年的发展,达川乌梅产业链条完整。规划建设乌梅小镇、乌梅山景区,引进乌梅烘干、酿制等初深加工生产企业,开发乌梅干、乌(青)梅酒等20余个产品系列,乌梅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每年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