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宝爸宝妈
都知道一个专有名词
肌张力
很多家长在宝宝做儿保时
总是会谈“肌”色变
不明白医生在给小朋友体检时说的
肌张力偏高、偏低到底是什么意思?
各位宝爸宝妈,
关于肌张力的知识,快拿起本本记起来!
什么叫肌张力?
很多父母对肌张力有点误解,认为有力量就是肌张力,其实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肌张力就是肌肉的张力,是指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宝宝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的紧张度。
宝宝为了维持一个需要的姿势需要一个合适的肌肉张力来做动作。
肌张力就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张力。只有这三种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会维持与保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肌张力的变化可反应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损伤程度,脑瘫患儿均存在肌张力异常。
医生给宝宝做体检时,常会活动宝宝的肢体,通过四肢和关节被动状态下屈曲、伸展等运动时遇到的阻力程度,来判断宝宝的肌张力。
肌张力高/低是什么意思?
肌张力高:是指安静状态下肌肉外观看起来比较丰满,肌肉较硬,活动受限,摆动幅度小。
肌张力低:是指安静状态下肌肉形态外观平坦、肌肉较软,关节活动度过大,摆动幅度增大。
其他:肌张力不稳定,比如,兴奋或运动时肌张力增高,安静时肌张力降低。
注意:肌张力异常可导致姿势、运动异常,无论增高或降低,大多是一种病理状态,常见于神经系统病变,脑损伤、遗传病等。
肌张力高的表现:
尖足、交叉步
角弓反张、双上肢呈屈曲状、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
大拇指内收、手指屈曲
肌张力低的表现:
松软、蛙状肢位、围巾征、跟耳实验、“对折”姿势、翼状肩等
膝反张
足外翻、足内翻
W字姿势、倒“U”姿势
鸭步
肌张力高≠脑瘫
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把肌张力高和脑瘫划等号。
肌张力高的确是脑性瘫痪的主要表现之一,但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01新生儿时期的特殊性
新生儿时期全身屈肌张力高是正常的,在3个月后被动性肌张力逐渐减弱,到6个月后屈肌张力进一步下降,伸肌张力进一步升高,为站立做好准备。
02宝宝的情绪影响
如果宝宝情绪紧张不能放松,自然检查的时候不配合,无法很好的判断,这一点需要结合孩子日常的情况一起来判断。
03病理性原因
多和脑部疾病有关,脑瘫是其中一种。
宝宝的肌张力异常,该怎么办?能够自愈吗?
宝宝的肌张力异常不能自愈,一定要及时带宝宝来医院就诊!
医生会进行系统检查,若确诊肌张力异常,一定要早期及时进行康复干预治疗。
如果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治疗,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建议一定要带宝宝进行系统化的检查及治疗!
如果发现有类似问题,请及时来我院儿童健康促进部就诊,我们将为您宝宝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并可提供一个最佳治疗方案。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
家长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关于儿童健康促进部
儿童健康促进部成立于2017年9月,目前由儿童保健、行为发育、矮身材、性早熟、智能测评、中西医结合康复、高压氧室等组成。
诊疗范围主要包括:1、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儿童营养管理、食物过敏、儿童发育行为异常(自闭症、多动症等)早期发现;2、高危新生儿的随访及早期干预、小儿脑瘫、精神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等的评估与指导;3、矮小症、性早熟等儿童内分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4、各种中医技术,如中药熏洗、中药塌渍、婴儿抚触、婴儿被动操、小儿捏脊、穴位贴 敷、热奄包等;5、各种康复治疗技术高压氧、运动治疗、低频痉挛仪等。
测评内容包括NBNA、DQ、DDST(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peabody、gesell发育量表(智测0~6岁)、粗大运动评定,精细运动评定、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1.5-6岁)、构音功能评估(4岁以上)、大/小韦氏智力测评、ASD筛查、多动症筛查等。
咨询电话:0818-2350053